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罌粟蝸牛543



罌粟蝸牛分佈於歐洲、北美洲、西印度群島,東亞及東南亞等地,是非常微小的蝸牛,全世界只有兩屬分別是罌粟蝸牛屬Carychium及歐洲罌粟蝸牛屬Zospeum,總共不到二十種。這類的蝸牛都很小,如同罌粟花種子一般,中文科名就是因此而來。罌粟蝸牛的外形都是長紡錘形,殼口長卵形軸唇部生有一軸齒,外唇有1-2枚外唇齒。台灣目前發現四種,雖然體型很小,但在全島低至高海拔山區都可發現,非常普遍。


我在2003年出版的蝸牛書上寫道:罌粟蝸牛台灣目前只發現二種,現在怎麼多了二種呢?說來慚愧,台灣蝸牛的基礎研究及調查依舊十分匱乏,不僅僅是我,其他一些喜歡蝸牛的朋友也常常發現新紀錄種甚至是新種。


多出來的這二種,


一種是分布於琉球群島,現在發現台灣北部地區也有分佈的八丈島罌粟蝸牛Carychium hachijoensis Pilsbry, 1902,


另外一種是分布於蘭嶼的達悟罌粟蝸牛Carychium pongsonotaoensis Lee, MS,這種是還沒發表的新種,目前還欠幾篇參考文獻未找到,找到後很快就能發表了。達悟罌粟蝸牛是目前已知台灣最細小的蝸牛,長度只有1.37mm!




罌粟蝸牛很小很小,他靠著風力作遷徙(http://tw.myblog.yahoo.com/snailprincekin/article?mid=34&prev=44&l=f&fid=5)


 



↑罌粟蝸牛有多小,背景是現行的一元硬幣,這樣知道他有多小了吧




↑這就是所謂的達悟罌粟蝸牛,這是用特生中心的ESEM拍的,我知道拍的不是很好(因為不是我拍的),現在我們的電鏡室也有ESEM了,找個時間再重拍一張。




 


分布於東亞地區的罌粟蝸牛排排站,還是可以看出有些不同低


A:Carychium pongsonotaoensis Lee, MS


B:Carychium pressimum Plisbry, 1902


C:Carychium cymatoplax H. A. Pilsbry, 1901


D:Carychium javanicum elatum Benthem Jutting, 1959


E:Carychium nipponense Pilsbry & Hisrase, 1904


F:Carychium sibiricum Gerstfeldt, 1859 = Carychium pressimum borealis Plisbry, 1903


G:Carychium hachijoensis Pilsbry, 1902


H:Carychium noduliferum Reinhardt, 1877


 



  • 留言者: Axman
  • Email: chrong582@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9-03-28 18:35:54

比米粒還小的蝸牛 被風從日本吹來台灣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27/17/1gsl7.html


新聞有報導特別上來查看看,遇到達人


[版主回覆03/28/2009 20:01:48]

像這樣小的蝸牛其實很多,台灣有50%的蝸牛種類是這麼小的,


綠博可看到這種蝸牛,我提供的喔,有空可去看看很精采的。







  • 留言者: 不來的
  • Email: edbcaedbca@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9-03-28 16:12:00
真是個高手
多謝分享了 ^^

[版主回覆03/28/2009 19:57:35]綠博可看到這種蝸牛,我提供的喔,有空可去看看很精采的。





  • 留言者: 鄰家男孩
  • Email: s3663@msn.com
  • 網址:
  • 日期: 2009-03-28 14:40:57

今天看到雅虎奇摩新聞..才認識了這一種特小隻蝸牛


上網查查看看牠的廬山真面目


看到了你提供的照片...只能用一句 哇~ 來形容


真的是好小啊!!!!


感謝你的資料分享 讓我大開眼界 


[版主回覆03/28/2009 19:56:24]


像這樣小的蝸牛其實很多,台灣有50%的蝸牛種類是這麼小的,


綠博的蝸牛館中大多可以看到,抽空可以去看看,很精采的







  • 留言者: KK
  • Email: france1881@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11-08 14:20:41

蝸牛王子: 你好 !


我因為種植在16/F 屋頂上的空中菜園深受不知名的小蝸牛為害, 數量之多,多到天天抓都抓不完,才開始上網找資料與尋求網友的技術協助 !  從你的資料庫檔案看到照片才知道它的名稱是罌粟蝸牛,也不知道它是怎麼就成長在我的菜園土地裡


請幫助我,是否有什麼方式可以消滅它們又不傷害到我的蔬菜,我想到用一般的方式用鹽巴對付它有效嗎???   謝謝 !


安東尼的空中花園


http://tw.myblog.yahoo.com/jw!RHX.7G6UAhYh9sEho2JgSNPJ/article?mid=329&prev=375&next=286


安東尼 康 


 


 


 


 


[版主回覆11/10/2008 09:17:46]

應該不是罌粟蝸牛,希望您能貼個圖。罌粟蝸牛是只吃落葉的地棲性蝸牛,連草都不會爬上去,更不用說您種的蔬果!


建議先弄清楚是什麼再對症下藥,灑鹽造成土壤鹽化,到時候什麼都種不出來,不是更慘。


您所謂的蝸牛有多大?罌粟蝸牛非常小,您應該"抓"不起來,他的殼長不到2mm,也就是像針孔那嚜大,一般在葉子上的害蟲能長得這麼小的,又是白色的,應該是銀葉粉蝨,他是昆蟲,不是蝸牛。







  • 留言者: 魏尚世
  • Email: wt2729@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09-11 14:11:33
蝸牛達人.

種概念



 


分類學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沒有誰對誰錯,只有誰的論調能被較多人接受。生物學上有關「物種」的定義較廣為大家熟知的有「形態種概念」、「生物種概念」、「譜系種概念」。



形態種概念:主要是根據生物的外型差異來決定是否為一個種,所謂的外型當然是包過所有巨觀的特徵,包括外表輪廓、內部臟器的形態等等,然而不論是何種生物都存在著所謂的個體差異,當這差異遠遠偏離族群中的平均值時,我們就必須考慮這個個體是一隻畸形的生物還是一個新種,這種「物種」的定義在18-19世紀最為盛行,即使是在現在最新版的國際動物命名規約都有有關模式標本的定義,生物在命名為新種時必須提出模式標本的這項舉動就是基於「形態種概念」,在這種「物種」的定義有其缺失,對嚴重的缺點就是「差異」要到多大才算是二個物種,對於有多型性的種類更是會造成困惑,比如有些鳥類雌雄外型不同、有些昆蟲有季節型、有些魚類幼體與成體顏色不同等等,這些問題造成種的定義不嚴謹及不一致。



生物種概念:是由邁爾(Mayr)提出,它的定義是兩族群的生物在自然狀態下會自主交配並產生有生殖能力的個體,而且與其他族群產生生殖隔離並佔有特定的生態棲位(niche)。但這個定義所遇到的問題不亞於上述的定義,「生物種概念」無法包括無性生殖生物的種定義,對於化石的種也無法涵蓋在他的定義之中,因為我們無法檢測古生物是否會交配,同時在許多植物不同種間甚至是不同屬也能在自然狀況下繁殖成有生殖能力的後代,這是所謂的共配種(syngameon),即使是在動物,如狼及郊狼形態與習性各異但仍能交配,這些問題造成種的定義不完全及不合邏輯。



譜系種概念:「種」定義與生物的演化歷史扯上關係首先是由辛普生(Simpson)所提出,懷利(Wiley)之後將之修正並大力推廣。其定義是:「祖先與其後裔所組成的種系,有其獨特性,擁有共同的演化歷史與趨勢,而能與其他種系有所區別」;也就是說這種「種概念」是一群背負著相同的演化命運的種系,這種種概念被稱之為「演化種概念」;其後支序學派(cladist)興起強調利用生物的特徵來建構譜系(phylogeny),克拉克夫特(Cracraft)提出「譜系種概念」最具代表性其定義為:「譜系物種是無法再加分割的生物群集(cluster),各基本群集有其自身的「祖裔傳衍模式」(parental pattern of ancestry and descent),可與其他群集分辨開來。」相較於「演化種概念」克拉克夫特的定義似乎更嚴謹,他強調群集的不可分割,也就是只要物種有分化就可算是一種不管有沒有生殖上的隔離,因為支序學派認為唯有如此才能精準的描述演化的結果。



這三個概念各有其優缺點,沒有一種能符合所有生物「種」的定義,所謂為何?讀者如果相信達爾文的演化論,那麼必然可以得到一個推論,在自然界中的生物是處在一個動態的階段,那我們如何定義一個不確定的「種」,或者是說「種」是不是真的存在於自然界中,那麼「種」的定義與研究可視為是一種生物學上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或者我們可把「種」的定義視為一種工具,要做不同的事就用不同的工具,研究演化機制的演化學家用演化種概念,研究遺傳現象的遺傳學家不妨用生物種概念或演化種概念,以收藏把玩為重的貝殼收藏家最好用形態種概念。


另外種階層以下的亞種定義是:種內佔據不同地理分佈區或 宿主、互不重疊、生殖隔離不完善並具有一定形態差異的生物類群。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暈頭轉向了,而事實是大多數亞種的命名(其他動物不得而知至少軟體動物是這樣),根本沒有去考慮這個亞種是不是不同地理分佈區或 宿主、互不重疊、生殖隔離不完善的「同一種」,對於賣貝殼的亞種名稱讓他的商品多樣化,最好還有forma,對收集貝殼的藏家也能增加其藏品的多樣化,各得其利。但是請不要動不動就跟我說這是某某亞種,這會讓我感到厭煩!連「種」都已經是一個形上學的問題了,你都已經說不清楚了,還來跟我說亞種,這只會讓我閉上嘴,免得引來更多的問題。


總而言之,收藏貝殼、喜歡貝殼、進而了解貝殼,是一種非常好的嗜好,但是收藏和研究是要分家的,收藏好玩就好,要研究那起碼要入門,要懂得一些術語,要做得有模有樣,要不然只能算是一個玩家,是玩家就不要講學術,要不然半吊子令人難過,玩家有玩家的語言,專家有專家的語言,介在中間的語言沒人聽得懂,說給剛入門的玩家聽,雖然會得到崇拜的眼神但是他聽不懂,說給專家聽,專家根本不想說話,這樣多無趣ㄚ,還是專心玩貝殼吧。.................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讓蝸牛又愛又恨的殼


 


蝸牛殼可以保護蝸牛,這是無庸置疑的,要不然你去碰一下正在爬行的蝸牛,大多數的蝸牛都會馬上縮到殼裡。殼要起保護作用一定要造得堅固,造得堅固勢必無法輕薄,於是蝸牛要背著重重的殼。


 





有時候有厚重的外殼還是無濟於事,有一些蝸牛就逆向操作,減輕負擔換來敏捷的活動能力(如鼈甲蝸牛)





 


這些把殼變輕的蝸牛,有些在演化的歷史中還會讓殼變扁,好讓他們鑽入細縫中避難。



 


有些蝸牛的殼甚至退化成片狀




 


或者完全拋棄




 



  • 留言者: 龍老闆
  • Email: s122178316@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1-15 14:47:58

我家在大武山腳下


海拔300米


這3種蝸牛是在10月-11月份在我家門口發現的


我想有可能是從山上滾下來的吧


[版主回覆01/16/2010 14:39:26]

ㄟ,我所謂的高海拔是1500m以上,雪線以下。


300m除了第一種以外,其他的連粉末都不可能看到滴。


3mm是整隻伸出來的長度,殼徑約2.1mm(公厘),差不多芝麻的size,您比一下就知道了。







  • 留言者: 龍老闆
  • Email: s122178316@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1-14 23:25:01

哎呀....


倒數2.3.4.張的蝸牛我家都有出現過


可否告知其名稱呢


或許有機會在朋友面前臭屁一下呢


[版主回覆01/15/2010 12:43:45]

2.馬氏鱉甲蝸牛


3.台灣鱉甲蝸牛(您看的應該是這種)


4.寶斗山小鱉甲蝸牛(這只有3mm高海拔才有,您應該沒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