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蝸牛王子著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蝸牛王子著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新書《恆春半島的迷你貝及小型貝類》

這本書好像弄了二年,阿德出力最多,我好像只是掛個名,哈哈哈....


當初屏東的陳老師(阿德)跟我討論要出一本迷你貝的書,我問他:你真的要做嗎?迷你貝很難搞ㄝ。看他意志堅定,唉....只好奉陪。我跟阿德說我對近的研究很忙,你先收些資料自己先試著寫寫看,我來校稿好了,先找些參考書目寄到屏東讓阿德參考,我猜阿德光印參考資料可能已經超過萬元,更不用說耗在沙灘上撿迷你貝的時間。大學時有一陣子也沉迷於迷你貝,結果短短的半年近視度數增加50度,就不敢再玩了,迷你貝的種類很多,大多數又是不起眼的小科(family),包含的類群又大,要找出他們的名字非常困難。


寫書期間,阿德不斷的寄光碟片來,有時不斷的敲MSN,那時剛好實驗正忙,一度曾想封鎖他的MSN(阿德你不知道吧),有時單單對個10種的圖片一個下午就泡湯了。


好不容易稿子弄齊了,海生館那邊又出岔子了,要找國外學者審稿開什麼玩笑啊,這是中文書ㄟ。書要找奧古喬司審,辦事員英文不行,好吧審稿信也幫忙寫,其實ㄚ,外國的學者並不會比台灣厲害,最後大概發現太麻煩了,一直壓著。最後建議他們找旅美軟體動物學者吳錫圭教授(會中文,也算外國學者),吳教授審稿很細心,結果我和阿德就慘了,稿子改了又改。


這中間還發生了個小插曲,海博館那邊有個不相干的人會通靈ㄝ


有一天阿德打電話來:喂,你認識施乃普嗎?


知道啊


阿德:海生館有人說迷你貝只有施乃普說了算


喔....(不以為然中,"綠島迷你貝"書中30%名字是錯的)


他認識施嗎?


阿德:他說他前幾個月才跟施見面


(嚇)ㄟ....這施先生已經作古十幾年了ㄝ


阿德:不知道啊,他說他們才見面.......


 


搞半天才知道那個跑龍套的是出來亂的,其實啊(噓....這是秘密,聽過就算了),台灣的"貝殼",一些業餘的收藏家,比專家學者還清楚,一些頂級的收藏家他們所有擁有的知識不下於學者


書約293頁,A5大小,150磅雪銅,軟皮精裝。有幾種喔....很多種吧,實際的數量忘了,去買一本回家看就知道了,大多數是阿德提供拍照的,我只補了幾種而已。


 






  • 留言者: 阿良
  • Email: leu022@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05-24 22:31:56

迷你貝種類好多內


沒工具書很難搞


此書一出可以和我的迷你貝相得益彰


 


[版主回覆05/26/2008 10:18:59]不可能有迷你貝的工具書





  • 留言者: suncake
  • Email: yhchen45@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08-04-26 13:18:34
講點海貝的東西啦!不要光說陸貝的而已
[版主回覆04/27/2008 20:11:09]

http://tw.myblog.yahoo.com/hosl660729/


這裡ㄚ







  • 留言者: nofish
  • Email: nofish47@g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8-03-24 22:11:19
心血結晶,一本值得珍藏研讀的好書!
[版主回覆03/25/2008 09:08:08]謝謝您

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蝸牛王子發現的台灣新紀錄蝸牛─芝麻(虫昌)蝸牛 2003

芝麻(昌)蝸牛分佈於舊世界溫暖地區及太平洋上島嶼,通常殼非常小,有一個半月形的石灰質口蓋,口蓋像蜑螺內側有一指狀突起。他們沒有真正的觸角,但頭上有兩片很寬的觸角狀突出物,眼睛很大位於此突出物頂端。


再成長過程中他們會吸收殼內層的鈣質用以建構外殼,因此成蝸的殼內層非常薄。芝麻蝸牛的殼口通常不外翻內側也不太會增厚,所以不容易從外殼區分成蝸或亞成蝸。


過去台灣的文獻並沒有芝麻(昌)蝸牛的紀錄(2003年以前),筆者為首次紀錄,台灣總共有一屬兩種,筆者判斷應非近年遷入的外來種,只因體型都非常小,在過去研究者的採集之旅中未被採集。只要仔細尋找很容易發現,一旦找到會發現他們的族群數量其實是非常龐大。


 



下圖是福田芝麻(昌)蝸牛Georissa hukudai Kuroda, 1960


殼高約2mm;殼徑約1.6mm外形極似芝麻(昌)蝸牛Georissa japonica Pilsbry, 1900,但殼面螺旋紋較不清楚或甚至消失,胚殼較小,所以使螺塔看起來更尖,體層較寬大,螺軸滑層較寬闊。臍孔封閉。殼口近圓形,口蓋石灰質,紅色,半月形。本種分佈於日本沖繩本島及与論島。台灣分佈於蘭嶼及東北部山區,棲息於潮濕的落葉上。




 





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什麼是蝸牛----台灣蝸牛的種類(蝸牛王子舊文章整理)

什麼是蝸牛


大家一定都看過蝸牛,但蝸牛究竟包括哪些動物大概很少人能完整的回答這個問題。廣義來說全世界約有60,000種蝸牛,約有2,5000種生活在海洋,5,000種生活在淡水水域,另外的3,0000種生活在陸地上。但一般而言我們只稱陸棲性的貝類為蝸牛,所以在這裡我們必須定義蝸牛是一生中各個階段,也就是整個生活史都再陸地上進行的貝類。至於那些部分生活史不在陸地上進行的種類我將他們被屏除在外,因此台灣約有224種棲息於陸地上的蝸牛。


最早的蝸牛化石發現於加拿大及美國北方約三億五千萬年前的樹木化石中。蝸牛大致上可分為二類,他們的祖先原本生活於海洋。第一類是最常見的有肺類,他們用外套膜特化的肺呼吸,大多數種類沒有口蓋,是從塔螺的祖先演化來的。第二類是前鰓類種類較少,起源於蜑螺及玉黍螺的祖先,有一對觸角,眼睛生於觸角基部,足部後方有一片口蓋。





蝸牛的分類


蝸牛屬於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正腹足亞綱(Orthogastropoda)的貝類,「蝸牛」並不是一個分類上的名稱,它包含了不同種類的軟體動物,有一部分是前鰓類(Prosobranchia)一部分是有肺亞類(Pulmonata)的貝類。前鰓類的蝸牛種類較少,從牠們齒舌及口蓋的特徵分別屬於珍珠蜑螺超目(Neritopsina)及先進腹足超目(Caenogastropoda)這類的蝸牛是雌雄異體,不要再說蝸牛『都是』雌雄同體,拜託!拜託!


有肺類的分類系統非常混亂,這一類群的蝸牛現在普遍認為是一個複合的複系群(Polyphyletic group)(見下圖),一般認為他們與後鰓類(Opisthobranchia)的血緣關係較為密切。根據最新的證據,已將從前分類的三個目-原始有肺目(Archaeopulmonara)、基眼目(Basommatophor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打散,同時併入裸形亞綱(Gymnomorpha)的種類,將他們重新分配到縮眼目(Systellommatophora)、基眼目、及原肺目(Eupulmonata)





 


蝸牛的類別(僅介紹台灣產者)


台灣蝸牛目錄見前文http://tw.myblog.yahoo.com/snailprincekin/article?mid=44&prev=45&next=42&l=a&fid=5


前鰓類 (Prosobranchia)


珍珠蜑螺超目(Neritopsina)


珍珠蜑螺超目的陸貝僅有蜑螺超科(Neritoidea)底下的芝麻()蝸牛科(Hydrocenidae)()蝸牛科(Helicinidae),種類很少。這些蝸牛體型都很小,因此不易被發現。都有半月形的石灰質口蓋,有一對觸角,眼睛生於觸角基部。台灣兩科都有,總共有六種。





 


↑左邊的是蜑螺,右邊的是()蝸牛


 


 


 



先進腹足超目(Caenogastropoda)


先進腹足超目的蝸牛都有石灰質或角質的口蓋,口蓋通常是多旋型口蓋呈圓形。頭部有一對觸角,眼睛生於觸角基部,有部份種類的外殼有呼吸管結構。外套腔內沒有嗅感器,也沒有櫛鰓或鰓。本超目的蝸牛有二個超科,分別是:主紐舌目(Architaenioglossa)的山蝸牛超科(Cyclophoroidea)及吸螺目(Sorbeoconcha)的麂眼螺超科(Rissoidea),其中部份麂眼螺超科的蝸牛生活於潮間帶及淡水水域,這些生活在水中的我不把他們當成蝸牛。



 






 


↑以上的圖片都是山蝸牛超科的蝸牛


 


 


有肺亞綱 (Pulmonata)


縮眼目 (Systellommatophora)


是蛞蝓形的有肺類,通常無殼,或有一退化的外殼,外套腔退化或完全消失。外套膜革質化覆蓋整個身體背面及兩側。肺通常位於身體後側或退化消失,肺孔及肛門位於足部後端。頭部有兩對觸角,眼睛生於上面一對觸角頂端,眼睛收縮時由基部開始內縮(見下圖蝸牛觸角收縮方式)。是雌雄同體,雄性生殖孔位於頭部右側,雌性生殖孔位於身體右側靠近中央處或後側。本目台灣產有三種,一種是產於潮間帶的石磺Onchidium verruculatum Cuvier, 1830,另外二種是陸棲的皺足蛞蝓Vaginulus alte (Ferussac, 1821)及花點皺足蛞蝓Vaginulus plebeius (Fischer, 1868)






 


 


基眼目 (Basommatophora)


基眼目的貝類眼睛生於有伸縮性但不會收縮的觸角基部,外殼變化很大有大多是右旋,也有左旋的殼,更有斗笠狀的外殼,有些科有口蓋。一般認為基眼目是一並系群(Paraphylectic group)(見前述圖),生活潮間帶、淡水水域或陸地上,台灣產本目的貝類都生活於淡水水域及潮間帶,這些我不他們當蝸牛,在此不多做介紹。



 




 


 


原肺目 (Eupulmonata)


原肺目佔蝸牛之大多數,絕大多數的種類沒有口蓋,有螺旋形的外殼。外套腔內無嗅感器,出口處形成一可收縮肺孔。SmithStanisic (1998)建議將本目分成三個亞目,其中海岸螺亞目(Actophila)大多是生活於潮間帶的耳螺,本島的罌粟蝸牛是少數棲息於陸地的種類。眼睛生於觸角基部,殼口內大多有齒狀突起;擬松螺亞目(Trimusculiformes)大多生於潮間帶,有一斗笠形的外殼,殼的右側有一肺管,頭部有一對觸角但已退化,眼睛生於觸角基部;一般常見的蝸牛屬於柄眼亞目(Stylommatophora),顧名思義本亞目的蝸牛眼睛生於觸角頂端,牠們有二對觸角,眼睛生於上觸角的頂端,眼睛收縮時由頂端開始內縮(見上面蝸牛觸角收縮方式圖)。



 





 


↓以下都是台灣柄眼亞目的蝸牛,種類算是最多的
















扁蝸牛的殼不一定扁喔,扁蝸牛只是一個名字罷了


 


 


 



  • 留言者: 老狼
  • Email: rovingwolf2002@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06-20 11:09:22
謝謝您,感謝您的告知!!!!沒想到亂養,養到害蟲了!不過牠死了!!!





  • 留言者: 老狼
  • Email: rovingwolf2002@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06-17 15:24:43
Photobucket

無意間找到您的部落格!


上面這張照片,是一個月前無意間出現在我12樓公寓陽台上的蝸牛


我就把牠養起來了


但是昨晚不小心踩到牠


殼破了,身體還會動


讓我整晚輾轉難眠


希望今天下班回家有轉機


我想知道牠是什麼蝸牛?


可以告訴我嗎?


看了您的圖感覺幾個都好像


好像是鼈甲蝸牛!不知對不對?


[版主回覆06/20/2011 10:13:05]

這是外來種啊!非常糟糕的害蟲(http://tw.myblog.yahoo.com/snailprincekin/article?mid=79&prev=89&next=42&l=f&fid=12)







  • 留言者: sharan
  • Email: sharan.7@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03-12 12:38:35
您好~非常佩服及崇拜您豐富的學識,您真是太厲害了~!o!~^_^~抱歉冒昧請教一下:請問台灣盾蝸牛和薄盾蝸牛看起來很像耶...請問其不同之處?由外觀上應怎麼區分呢?
[版主回覆03/14/2011 10:56:21]

台灣盾蝸牛和薄盾蝸牛其實不像,當您看過二種時一定會分,您目前應只看過一種,或只從圖片觀看。


幾本上台灣盾蝸牛殼比較大(殼口外翻的成蝸),殼毛較密,螺塔螺層較膨,臍孔內螺層也較膨。







  • 留言者: wang
  • Email: jjwang35@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0-02-09 15:43:34
很正典的資料
[版主回覆02/09/2010 18:51:37].





  • 留言者: *bEaUTy
  • Email: sammi0908@hot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8-12-01 13:36:59

前輩!瀏覽了一下您的blog,想必您對蝸牛的了解非常深,在此想請教一下:


發現公司魚缸內的綠葉欉裡有三隻水生蝸牛,把葉子吃得坑坑疤疤,所以我想把牠們抓到我的水耕黃金葛瓶子裡養,想讓牠們吃黃金葛的根&莖過活,畢竟黃金葛很會長,不怕吃。


不知道這樣牠們可以生存下來嗎? (我知道黃金葛有毒性,但不知對蝸牛是否也有影響)


還是我需要再加入什麼東西會讓牠們活得比較快樂?


晚一點我會把牠們的照片貼上我的 msn spaces ,若您有空可以上去看一下是何品種 http://lovebeautytw.spaces.live.com/


麻煩您回覆囉,謝謝您:)


[版主回覆12/02/2008 15:25:43]

1.不清楚您可試試看


2. 我不知道如何讓一個只有20幾個腦細胞的生物快樂


3.囊螺Physa acuta Draparnaud, 1805







  • 留言者: ~貝殼也可以是生活~
  • Email: wuchcg@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03-14 11:06:08

挖 妳真是陸貝之神阿!!


研究的真祥細!


[版主回覆03/17/2008 08:39:08]蝸牛之"死"神,蝸牛看到我都要躲起來





  • 留言者: 怡萱
  • Email: mbbrgs@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02-07 08:51:29

我住台灣省我是外省二代父親從新疆過來的


不過去年已經成仙了


新疆應該也會有蝸牛吧


不過小時候我們庭院裡只要下過雨就有有許蝸牛


父親是不準我們吃的喔


祝你新年快樂萬事亨通


 


[版主回覆02/07/2008 12:47:36]我還以為是什麼,原來是這種"外省"





  • 留言者: 怡萱
  • Email: mbbrgs@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02-05 21:24:27

有些看過.原來都是蝸牛


我們外省孩子統稱螺絲或螺,


那斯文豪長蝸牛是否就是小吃店裡


炒螺肉的那一種呢?


謝謝分享


新年快樂喔


 


[版主回覆02/06/2008 21:11:12]您住哪一省?
新年快樂
去年我去了海南、貴州、浙江採集





  • 留言者: Alex
  • Email: kevain888@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7-11-06 22:10:39
這一篇我都看不懂
[版主回覆11/07/2007 09:59:09]

這是我的演講稿,稍微減略的一點沒錯


可是都看不懂,不會吧,一點點看的懂的地方都沒有嗎?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細說天女細煙管蝸牛Heterozaptyx uraniScoptyx(Dec. 2004貝友29:34-35)

自從去年年底出版社與筆者商談出版蝸牛圖鑑之後,筆者在台灣的蝸牛花了不少時間,從舊文獻的蒐集到每篇文章反覆的閱讀著實下了不少功夫,在這段時間中筆者發現許多蝸牛學名的沿革非常有趣,今天就以天女細煙管蝸牛為例跟大家說明。早期台灣的煙管蝸牛都被歸類在Clausilia屬中,天女細煙管蝸牛也不例外。在1891年命名時被歸在紡錘煙管蝸牛亞屬(Hemiphaedusa)中,到了1905年則被歸類在紡錘細煙管蝸牛亞屬(Heterozaptyx)中,接著在1941年黑 田 博士的目錄中發生了非常有趣的事情,首先黑 田 博士將屬名更改為細煙管蝸牛屬(Zaptyx),然後種名拼錯,從uraniscoptyx變成uranicoptyx少了一個S(可能是印刷校稿的問題),這個問題影響甚深,因為從此之後天女細煙管蝸牛的種名都被誤用為uranicoptyx(見文末學名沿革表)


本種中文名稱是從日文名「」(漢字寫成天女是天仙,女神之意)直譯,而日文名的靈感可能來自學名,uraniscoptyxUranio(天國)skoptikos(虛幻的),由此可知少了「S」就什麼都不是了。蝸牛有非常侷限的地域性,台灣的蝸牛除了台灣人自己研究外,絕無依靠外人的可能,在台灣的蝸牛研究類似的問題還非常多,除了靠自己解決外別無他法。我也只能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一步步的開拓台灣蝸牛未知的世界,以期對台灣的蝸牛研究略盡棉薄之力。


 


學名沿革表



































Schmacker & Boettger, 1891



Clausilia (Hemiphaedusa) uraniscoptyx



Pilsbry & Hirase, 1905



Clausilia (Heterozaptyx) uraniscoptyx



Kuroda, 1941



Zaptyx (Heterozaptyx) uranicoptyx



貝類定名小組, 1984



Zaptyx (Heterozaptyx) uranicoptyx



, 1984



Zaptyx (Heterozaptyx) uranicoptyx



, 1990



Zaptyx (Heterozaptyx) uranicoptyx



Higo & Goto, 1993



Heterozaptyx uranicoptyx



Goto & Poppe, 1996



Pulchraptyx uranicoptyx



, 1998



Zaptyx (Heterozaptyx) uranicoptyx



& , 2003



Heterozaptyx uraniscoptyx



 


The story behind Heterozaptyx uraniscoptyxY. C. Lee


 



 



↑天女細煙管蝸牛腹面及側面




↑殼口細圖




↑天女細煙管蝸牛生態


 


參考資料


Goto, Y.I. & Poppe, G.T. 1996. A listing of living Mollusca Part II Vol. 1-2. L’Informatore Piceno. Ancona , Italy . pp113-120.


Higo, S. & Goto, Y. 1993. A Systematic List of Molluscan Shells from the Japanese Is. And the Adjacent Area. Elle Shell Publications, Japan , II+693p.


Kuroda, T. 1941. A catalogue of molluscan shells from Taiwan ( Formosa ), with description of new species. Memoirs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 22 (4): 65-216.


Pilsbry, H.A. & Hirase, Y. 1905. Catalogue of the land and fresh-water Mollusca of Taiwan ( Formosa ), with descriptions of new species. ANSP, 57: 720-752.


Schmacker, V.B. & Boettger, O. 1891. Neue Materiellen zur Charakteristik und geographischen Verbreitung einerischer und japanischer Binnenmollusken II. Nachrichtsblatt der deutschen Malakozoologischen Gesellschaft, Jahrg, 9(10): 145-194.


李彥錚 & 陳文德. 2003. 自然觀察圖鑑3-蝸牛 親親文化。


貝類定名小組. 1984. 台灣貝類中文名稱訂名,貝類學報10: 59-64.


張寬敏. 1984. no.105台灣陸棲貝類目錄,貝友9: 2-19.


賴景陽. 1990. 蝸牛的世界 台灣省立博物館 IV+98.


謝伯娟. 1998. 應用外表形態與粒線體DNA探討台灣產煙管蝸牛科蝸牛之親緣關係。台大碩士論文。



 



  • 留言者: ~遊戲世界~
  • Email: abc480528@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7-08-28 15:11:33
我想問...螞蟻會吃蝸牛肉嘛?
因為昨天在葉子下面發現
我以為他在睡覺...拿起來看,居然有8~10隻螞蟻窩在裡面.肉也有被吃掉的感覺
[版主回覆08/29/2007 09:33:22]

死掉的蝸牛,螞蟻當然會吃。


至於螞蟻會不會捕食蝸牛,這個我就不能給您切確的答案了,我有一張螞蟻吃蝸牛的照片↓


http://tw.myblog.yahoo.com/snailprincekin/article?mid=266&prev=-1&next=256







  • 留言者: 【PLAY】呆猴子
  • Email: a29862427@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7-08-24 14:55:35

對對對 就是您說的這種蝸牛


請問一下這種蝸牛對植物有害嗎??


我的植物箱有日益增多的現象....好像在生小寶寶的感覺= =


因為我有抓到超小隻的.......


[版主回覆08/24/2007 17:26:47]

這種是外來種,卵胎生,吃落葉的,幾乎不吃葉子的。沒關係,不過也要看您種哪一種植物







  • 留言者: 【PLAY】呆猴子
  • Email: a29862427@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7-08-23 17:07:15

我養了一個植物箱植物很多可是土卻有很多的煙管蝸牛


各種size都有= =


想請問ㄧ下除了扁平的蝸牛會吃葉子以外 


煙管蝸牛對植物有害嗎?


因為我植物箱都在展示如果被蝸牛吃葉子我又得換植物了


[版主回覆08/24/2007 10:01:04]

我猜您植物箱中的是椎蝸牛,不是煙管蝸牛,煙管蝸牛吃朽木的不吃葉。


您植物箱中的應該是這一類吧http://tw.myblog.yahoo.com/snailprincekin/article?mid=153&prev=159&l=a&fid=5